GB/T 34975-2017《信息安全技术 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安全技术要求》解读

2024-10-16

测试标准.jpg

测试标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针对这些设备及其上运行的应用程序的安全威胁也日益增加。为了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 34975-2017《信息安全技术 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安全技术要求》,该标准旨在规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的设计、开发及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性。

标准背景与目的

GB/T 34975-2017于2017年发布,是中国首个专门针对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安全性的国家标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制定一套全面的技术要求来指导开发者如何创建更加安全可靠的应用程序,从而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不被非法获取或滥用。

主要内容概述

安全功能要求

  • 身份验证:确保只有经过适当认证的用户才能访问应用程序。

  • 权限控制:明确定义并限制应用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权限。

  • 数据加密:采用加密算法保护敏感信息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 安全更新机制:建立有效的补丁管理和版本更新策略以快速响应新发现的安全漏洞。

  • 日志记录:记录关键操作的日志,便于事后审计和问题追踪。

安全开发实践

  • 代码审查:定期进行源代码安全性检查,识别可能存在的编程错误或恶意代码片段。

  • 第三方组件管理:评估使用的所有外部库和服务的安全性,并保持其处于最新状态。

  • 静态/动态分析工具:利用自动化工具辅助检测潜在的安全弱点。

  • 渗透测试:模拟黑客攻击以发现应用程序中的脆弱点。

用户隐私保护

  • 最小化原则:仅收集完成服务所必需的数据量。

  • 透明度:清晰告知用户关于个人资料处理的相关政策。

  • 用户控制权:给予用户对其个人信息使用的充分控制能力。

实施意义

遵循GB/T 34975-2017不仅可以帮助开发商构建更健壮的应用程序,而且还能增强消费者信心,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外,符合此标准的产品往往更容易获得市场认可,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结语

面对不断变化的信息安全形势,持续关注并采纳最新的安全技术和最佳实践变得尤为重要。GB/T 34975-2017为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提供了具体而实用的安全指南,是任何致力于打造高质量产品的组织都应认真考虑遵循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严格执行相关条款,我们可以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数字环境。


标签:C额商标证

阅读33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微信加粉
添加微信